学术科研ABOUT US

活动报导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活动报导 > 正文

鱼类病理学三教授做客水产讲坛

发布时间:2016-12-03来源:

  核心提示:416日上午9点至12点,浙江大学邵建忠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张元兴教授以及广西水产研究所陈晓汉研究员做客水产讲坛,分别作了题为“鱼类B细胞的抗原递呈功能及其调节机制”、“爱德华氏菌疫苗的设计和开发”和“凡纳滨对虾遗传育种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

  416日上午9点至12点,浙江大学邵建忠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张元兴教授以及广西水产研究所陈晓汉研究员做客水产讲坛,分别作了题为“鱼类B细胞的抗原递呈功能及其调节机制”、“爱德华氏菌疫苗的设计和开发”和“凡纳滨对虾遗传育种研究进展”的学术告。该报告会由水产学院林蠡教授主持,全院师生代表参加。

  邵建忠教授以“鱼类B细胞的抗原递呈功能及其调节机制”为题与大家进行了学术交流。报告开始,他介绍了抗原递呈细胞是机体适应性免疫反应的首要环节,能否进行有效的抗原递呈关系到免疫激活或免疫耐受的诱导。他以斑马鱼作为研究对象,发现B细胞具有强大的颗粒抗原吞噬能力,并能有效杀伤病原微生物,而鱼类B细胞具有在初次免疫应答中启动静息T细胞应答的起始抗原递呈功能,且原始B细胞的功能具有多样性,具体的功能和机制尚不清楚。

   张元兴教授的报告内容为“爱德华氏菌疫苗的设计和开发”。他在报告中介绍了影响海洋鱼类养殖业类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及海洋养殖鱼类疫苗开发现状。他通过对迟缓爱德华氏菌基因组及毒力调控网络的研究,基于毒力基因突变的减毒活疫苗,大量样本筛选的弱毒活疫苗,反向疫苗学的亚单位疫苗三种策略对疫苗的安全性和效果各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最后他总结到,水产疫苗研究应该从病原到疫苗的传统思维模式中跳脱出来,做研究时还应考虑到对水生生态环境和鱼类动物模型的影响。

   最后,陈晓汉研究员介绍了“凡纳滨对虾遗传育种研究进展”。他首先对南美白对虾的进出口量和养殖现状做了简要介绍。随后,他通过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状况及品质的分析,强调种质问题与发病率、死亡率、生长速度和规格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而我国凡纳滨对虾种业仍然存在良种覆盖率低,优质亲虾严重依赖进口,苗种产量大,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这也要求我们在选育过程中应该选择生长快、抗病抗逆性强,养殖成活率高的丰富优良品种。此次三位老师的精彩报告让师生们收获颇多。

  在互动环节,现场师生就免疫、疫苗和育种相关问题积极提问。三位老师的精彩报告既有理论深度,又有现实的热度,既饱含逻辑的力量,又充满语言的智慧,博得了与会师生的赞赏,聆听此次报告受益匪浅。

  文字作者:喻蔚[水产学院]

  图片作者:喻蔚[水产学院]